EN
回声嘹亮 | 初评委员会成员亮相
2021-10-20

有人说,纪录片实现的是人类理性的自我观照。


有人说,纪录片是极其焦急、极其真实的。


有人说,纪录片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有人说,纪录片比虚构的故事更有深沉的戏剧性。


有人说,纪录片让人知道世界上每一件事每一寸光每一个人都有其真实存在的理由。


今年4月,GZDOC做了一个“1+1可以大于2”的大胆尝试。


我们的初评评选委员会首次设立以业内人士评委+大众选拔评委两部分组成,共92人。

目前,我们的初评已经进入评议汇总阶段。


从初夏到初秋,感谢每一位参与到评选工作中的你们,为优质纪录片的顺利入围保驾护航。


最近,我们邀请了8位初评评选委员会的成员们,分享他们的初评心得。


用自己的方式,回答了三个问题:


“用三个词来形容你眼中的GZDOC。”


“最让你印象深刻的一部作品。”


“你对GZDOC的期待。”


(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图片


// 真诚 · 包容 · 多元 //


谢谢广州节的邀请,观看了大量的影片,有宏大叙事的积极力量,也有对底层个体的悲悯注视,领略的都是可贵的生命经验。


近年来国内纪录片走向更为主流的平台,有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尝试通过院线,平台抵达它的受众,被更广泛地看到是纪录片的应有之意。


广州节的影片给我的感受也同样如此,普遍的制作水准都很精良,各个环节都显得更加工业化,更具观赏性,但在题材选取的广度和影像语言的探索上,对比国际影片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纪录片制作、放映越来越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怎样在新语境下讲述、传播中国故事,这或许是对广州节的期待。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影片还是范俭导演的《两个星球》。可能作为四川人,更能够对汶川地震感同身受。贯穿过去和现在,指向未来。伤痛可能不是永恒的,但记录的意义是永恒的。


十多年一晃而过,城市能够重建,心灵的坍塌是否能破镜重圆。在现实和某些超现实的表达里,影片更加诗意化,作为一名成熟的导演,可以看到范俭导演的新尝试和创作野心。





// 多元化 · 国际化 · 创新性 //


纪录片电影节的魅力不仅在于它可以让观众感受不同地区、文化、社会的独特风景,它同时可以让观众感受世界不同地区人们所共同拥有的内心情感、人性特质、以及生命价值。


在纪录短片Dad You’ve Never Had中,导演回到曾经抛弃自己的父亲家中,试图与他和解。父亲曾经对女儿的伤害造成了导演本人内心的创伤,像是一道道伤疤,隐藏在她的内心深处,多年来不曾愈合。


导演希望在父亲生命的末期通过长谈了解一个从未真正认识过的父亲。父女两人坐在桌前互相阅读写给对方的信件,像是打开一扇扇通向内心的窗户。在这个过程中,女儿开始原谅父亲。


家庭与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这部柔软的纪录片适合世界上所有观众。它跨越文化,通过细腻的镜头让人感受到了温暖。




图片


// 张 · 叹 · 谂 //


粤语里管「偷偷打量」叫做「张」。当你对一个东西好奇,但又还没决定好是否愿意跟它正式打交道时,你就可以先不动声色地「张」它一下。人类的纪录片说不定就是从「张」开始的,有个流派也叫「墙壁上的苍蝇」,镜头就那么静静地存在着、观察着。


「张」到某个阶段之后,你也许会开始「叹」。这其实不是正字,但在粤语里它的发音代表了一种「享受」的姿态,万事万物都可付几分陶醉。另外,这个字也能组成些别的情绪反应,叹服、叹绝、叹惜、叹惋……应该都会是观影体验的一部分。


张也张过,叹也叹完,于是开始「谂」──粤语里它是「思想」、「考虑」的意思,古义里亦可指「告诉」、「规谏」。无论哪种,都在人心里留下些什么了。如果我们说一件事「有得谂」,那就意味着它值得。


推荐作品:Personal Life of A Hole




// 多元 · 希望 · 青春无悔 //


感谢本次广州节让我担任初评评委,得以看到很多优秀的纪录片。


在我片单的国内长片中,有大概一半是年轻创作者的作品,例如我最喜欢的《平日里》,这部纪录片是由同一班级的31位大学生,在疫情期间靠着手机拍摄完成的。拍摄家中的日常生活,听起来好像很平常,但这正是在解释“我们为什么而记录”的问题。


往往创作者会更多关注社会性话题,认为选题越劲爆越会取得成功,但我认为无论什么选题,创作者更多的是在解决自己的问题。


此外,年轻创作者们所带来的新视角、视觉体验,真的是太棒了!




// 专业 · 国际化 · 情怀 //


30部国外长片,1.6万字评语。可能再没有一个夏天像今年这般充实。


当书本上的历史烟云、报道中的冷眼旁观,化作人类的悲欢、个体的境遇,我能感受到影像的温度和力量跨越国界和语言而来。


这次的评选中,我既看到了“大制作”,也看到了“小成本”,顶尖厂牌的专业手法让人赞叹,第一视角的娓娓道来令人沉浸。但比起技巧,更能打动人的还是情绪:


对惊险救援的回忆,对尘封信件的好奇,对自我身份的追问,在国外纪录片创作者的镜头下串联起一个个走入人心的故事。


当影像变得愈发碎片化,当纪录片制作有了程式,感谢广州节给我这样的机会,静心看完这些充满个人情怀的长片。希望今年的影片也能带给你们同样的感受。


推荐的作品:I Hope This Letter Finds You Well



图片


// 生态 · 多元 · 激烈 //


本人本次参与评选70部纪录片。


生态(水平):70部片子,有稚嫩、有中庸,更有高手力作,它们构成了一个真实的生态。通过广州节这个窗口,能看到世界纪录片节的生态环境。


多元(内容):这些影片来自各个国家,用各种语言讲各种故事,不同表现风格、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文化背景,内容非常多元。还有哪一个节展能如此生动?


激烈(竞争):国际组竞争尤其激烈,即如同纪录片的奥运会。到底该把金牌给谁?作为评审,不得不来回斟酌,甚至要回看两三遍。这个过程纠结,但精彩。


推荐作品:An Impasible Sky




// 包容 · 多元 · 作者性 //


在评选的过程中,能看到一些关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的政策性纪录片,也能看到一些作者性的纪录片,在评判的过程中,并不以题材为评判标准,而是以艺术性和观赏性为维度去评价。


社会议题的呈现也是参选作品的亮点,很多参选作品都带着作者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思考;


对普通人的关注和记录,也是参选作品的一大特点,他们看似默默无闻,但每个人身上出现的故事都让人有所感悟。


推荐作品:《大学》




// 国际视野 · 时代性 · 稳重 //


今年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作品是这部美籍埃塞俄比亚裔导演Jessica Beshir的作品Faya Dayi


在讲述导演故土的故事里,导演运用了风格很强烈的摄影手法,黑白的影像充满了冲击感和力量,从电影开幕就垫下了基调。


烟雾缭绕的卡塔叶燃烧出迷雾像是带观众走向了一个数个平凡人物的交织在一起梦境,层层梦境之下是与沉重现实抗衡的希望。


沉稳、克制的拍摄方式晕染出了一副印象派的佳作,勾勒出的是独有的非洲大地的地理空间、信仰和生活在这片大地上的情感。


声音剪辑也颇有创意,整体而言非常诗意。




后记:


纪录片的本源是人的历史和现实的存在,是过去,是当下。


共享人类影像记忆,


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