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走过二十载 相约珠江之畔 共叙光影故事
2023-12-18

GZDOC 广州国际纪录片节 2023-12-18 18:38 发表于广东

图片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走过二十载 

相约珠江之畔 共叙光影故事


来源 南方日报

记者 张思毅


 “一个时代的大故事,它其实是由千千万万个人的小故事构成的。”

    知名主持人陈晓楠在第20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开幕式上动情分享。她曾主持访谈节目《冷暖人生》,至今仍坚持做“有纪录内核”的访谈节目,关注普通人的命运。

    每年12月,在冬季依旧温暖的花城,许多如陈晓楠一般满怀期待的纪录片人相聚于此,共话这一年来发生的光影故事,畅谈纪录片行业的未来前景。

    二十年光阴荏苒,如今的中国(广州)纪录片节已成长为亚洲规模最大的纪录片专业节展,也是世界八大纪录片节之一。作为“文化广州”建设的重要代表之一,它印证着广州的开拓创新、锐意进取。

    因为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越来越多优秀的纪录片作品从广州出发,跨越山海,向世界述说那些发生在今天中国大地上的精彩动人的故事。


1

国际传播的“硬通货”

    “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绵延数千年从未中断。过去这些年,我看到中国经历了巨大的变迁,中国的故事、中国的发展充满生机,对于全世界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华纳兄弟探索集团副总裁魏克然·钱纳,已经在中国生活了20多年,对于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曾经策划了多部讲述中国故事的纪录片,用国际视角展现中国之美。

    在他看来,在讲述中国故事时,外国人和中国人的视角有所不同,却能达成“距离感”和“亲密感”的互补。而通过和中国本土人才、团队、平台的合作,将不同视角、话题和文化有机结合,便能成功实现“用世界语态讲述中国故事”。

    “记录中国、传递中国最真实的声音,引发海内外观众的情感共鸣”,这成为众多国内外纪录片拍摄团队日益重视的着力点。

    在本届金红棉优秀纪录片评选中,获得“中国故事优秀纪录长片”奖的《万里千寻》,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由华裔导演张伟民执导,反映了著名国画家张大千1949年之后的海外生涯,回溯其将中国美学带往西方的生活经历与艺术创作。该片曾获第47届圣保罗国际电影节“最佳国际纪录片”的荣誉。

图片

《万里千寻》剧照

    12年前,张伟民在机缘巧合之下收到了一摞胶片,是1967年拍摄的张大千在加州的宝贵影像。作为当时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电影学院唯一来自中国内地的电影教授,她从接到胶片的那一刻起,就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使命感。

    此后,她辗转北美、南美、欧洲、中国和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访到多位跟随张大千从中国内地漂泊到海外的子女、家人、朋友、弟子,以及国际上100多位研究张大千的著名学者,拍摄了总计200多小时的宝贵素材,最终创作出了《万里千寻》。

    2019年,张伟民就曾带着这部作品来到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提案大会。时隔4年,作品终于在广州获奖,这令张伟民十分欣慰。

    “《万里千寻》是留给这个世界的,更是留给中国观众的。”她由衷感慨,“我是一个中国人,这辈子注定要讲中国故事。”

    而在“2023年度中国影响力十大纪录片”系列推优活动上,《航拍中国》《寻古中国》《大运河之歌》《大泰山》《一路百年》等获得推荐的纪录片主创代表齐聚一堂。广电新视点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纪录片网负责人张延利表示:“纪录片是国际传播的‘硬通货’。用小切口呈现大视角,活用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把中国这么多年的发展变化传播出去,将更有说服力。”


2

孕育佳作的湾区沃土

    记录时代,见证时代——这是纪录片独特的定位和功能,也是其他任何影视艺术形式都无法取代的。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的蓬勃发展广受关注。本届纪录片节共有156个国家和地区、总计7280部纪录片参展,更展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在促进国际传播方面的重要枢纽地位。

    在张延利看来,大湾区是一片非常适合纪录片发展的沃土。诞生于此的“南派纪录片”,是中国纪录片的重要品牌之一。《港珠澳大桥》《寻味顺德》《秘境神草》《老广的味道》《了不起的非遗》……一批又一批带有鲜明时代印记、彰显时代精神的纪录片佳作,讲述了充满机遇、希望和信心的湾区故事、中国故事,不仅走向全国,更成功“出海”。

    湾区故事要“出圈”,关键在于找准着力点,创新表达。在这方面,广东广播电视台制片人、资深纪录片导演马志丹有很多话要说。

图片

    “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地山水相近、人文相亲,多元的交流合作形成了一定的独特性内容,这是由城市、乡村区域和空间所决定的‘人无我有’的故事。”马志丹认为,讲好新时代的湾区故事,必须牢牢把握四个特性——独特性、唯一性、典型性、不可替代性。

    她带领团队策划、创作的全国首部大湾区系列纪录片《湾区故事·蓝天下的期盼》,于2022年在广东卫视首播。首集展现的水围村,位于深圳福田区,与香港落马洲仅一河之隔。

    水围村“1368”文化街区,是深圳乃至全国第一个把城中村纳入官方保障房系统的“握手楼”社区。经过改造后,这里变成了一张属于深圳人的城市文化名片,让人们看到了城中村自我更新、探索转型的新路径。

    在本届纪录片节上首度亮相的人文美食纪录片《香港味道》,由广东卫视与紫荆文化集团、爱奇艺、美霖文化联手打造,即将在2024年春节期间推出。制作团队邀请了来自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以及东南亚的多位华人明星,共同参与一趟特别的香港味道探源之旅。

    “我们寻找的不仅是食物的味道,还有大街小巷、高楼大厦背后普通香港人的生活。同时也希望成长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华人,能够在《香港味道》中找到久违的情感共鸣。”广东卫视频道副总监王世军期待着,观众能透过《香港味道》感受到一种富有朝气与激情、勇于拼搏的岭南精神。


3

纪录片人的年度聚会

    今年是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创办的第20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眼里,这个阶段也是中国纪录片快速发展、进入繁荣期的20年。

    张延利已连续12年参加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这是全国纪录片人每年最期待的一次聚会”。他告诉记者,平日里,大家为创作四处奔忙,而每年岁末在广州,纪录片行业的同道中人享受着难得的轻松、惬意时间,趁机交流和结识朋友。

    成长至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已是全球纪录片制作机构、播出平台、创作者重要的交流、交易平台,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今年,更是有40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影视制作人、导演和发行商、投资商在珠江之畔相逢。

    此外,诸如优酷、爱奇艺、哔哩哔哩等头部视频平台,都选择在广州纪录片节进行重点项目发布。人机互动,弹幕分享,AICG技术场景还原,沉浸感营造,纪实与悬疑、综艺等元素的结合……这些平台对纪录片新业态的探索,不断拓宽传统纪录片的边界。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识到纪录片在传播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推动文旅融合方面所发挥的特殊作用。张延利举例说,甘肃推出的纪录片《河西走廊》,就直接拉动了河西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还有《大黄山》《如果国宝会说话》《航拍中国》,都是值得借鉴的范例。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穿越海上丝绸之路》《广府春秋》《海上来客》《湿地的力量》等多部讲述广东本土故事的作品荣获“优秀推优作品”称号,深受观众欢迎,甚至成为外地游客造访广东的影像指南。让张延利印象特别深刻的一部广东本土纪录片,是《寻味顺德》。“顺德虽然只是一个区,但佛山电视台顺德分台出品的《寻味顺德》在全国的影响力非常大,在互联网上的点击量也非常高。”

    记者获悉,广州市非虚构影像创新发展中心成立后,通过行业研究、行业活动、内容研发、数字科创等多种形式,探索内容应用场景的拓展和数字化作品形态的多样性。在纪录片节之外,还有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纪录片博物馆、数字纪实产业园区、智慧视听云平台……一个多元化的纪录片产业生态系统,在广州初具规模。

    以光影为媒介,架交流之桥梁。广州将持续建设纪录片国际头部平台,倾力打造纪录片全产业链条,积极支持各类纪录片在穗创作、生产和发行,在推动构建多元互动人文交流格局中,贡献更大的广州力量。


 观点圆桌


图片

华纳兄弟探索集团副总裁魏克然·钱纳

纪录片比以往更加重要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时代主流媒体的极大发展,使得传播面临更大的挑战。在今天,纪录片的形式比以往更加重要,它以纪实叙事的方式,在不同文化和人群之间,很好地建立起相互了解和文明互鉴的通道,为人们提供更多样化的视角来看待快速变化的世界。我们正在探索的,是在纪实的内容当中加上非常创新的娱乐性的内容,有时候还会结合新闻报道,在不同的话题、文化当中,带来一种新的视角平衡。我们制作了“读懂中国”系列纪录片,真正把中国故事放到全球视角当中进行讲述。我们捕捉了中国如何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崛起的历程以及面临的挑战,同时采用线上对话的形式,邀请全球的专家与新生代展开对话,以立体多维的视角,共同探讨对世界未来的看法。


图片

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陈宏

 “泛纪实”短视频提供全新视角

    今天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技术发展,开启了普通大众创作和传播记录的新时代,“泛纪实”的浪潮正滚滚而来。当下中国纪录片发展呈现出两大趋势:一个是专业制作精英创作的纪录片,越来越走向高精尖;另一个是普通大众拍摄、制作的短视频、微纪录片,短纪录片的生产和消费蔚然成风。

    短纪录片的长处是以平民化的视角、直接剪辑的方式,呈现个体主观化的情感纪录,为历史的抒写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丰富的素材。专业长纪录片的优势是大投入、重装备、高品质,具有注重思想导向、突出价值引领,强调视听效果,具有组织和机构保障这些优势。以长带短,长短相济,能使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技术气派的纪实美学得到更多向度的拓展,共同推动中国从纪录片大国迈向纪录片强国。


图片

广电新视点中心常务副主任

中国纪录片网负责人张延利

纪录片年轻化是大势所趋

    10年来,中国纪录片面临的最大变化之一,便是受众群体的拓展。过去我们以为,纪录片的受众是一个相对狭窄的“三高”群体,即高学历、高收入、高阶层,相对来讲,它是一个比较“清高”的文化产品。但用户对纪录片的需求为什么越来越强?因为中国人整体的文化水平和层次不断提升,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人知识结构和精神层次的提升,新一代的年轻群体更青睐具有较高文化含量和精神追求的产品,并且愿意付费收看优质内容,为纪录片的商业化拓展了空间。所以,纪录片从原来的小众逐渐转向大众化。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年轻人、新面孔越来越多,正是伴随着这种新生力量的成长而逐步发展壮大的。



图片

优酷纪录片频道总监韩芸

    新技术为创新表达提供空间

    AIGC等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为纪录片拓展了更多的可能性,尤其是在纪录片拍摄与虚拟制作的结合,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一大热门趋势。虚拟技术的更新迭代完全超出了人们的预期,甚至可以说,它正在引领新的纪录片创作风潮。以200集的纪录片《中国史》为例,里面的超写实人物动画的精细程度令人大开眼界,不管是毛发、微表情、动作细节,都能够得到非常真实、细腻的呈现。可以说,这些技术的出现,为纪录片的用户重新定义了历史名人和名场面。与此同时,纪录片也可以是“朝前看”的,像《月球旅店》《未来狂想曲》等纪录片,都是基于新技术的可能性对未来世界做出的猜想,以及对社会趋势的判断。这些都将成为纪录片新的价值的一部分。


图片

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

    国产自然纪录片发展令人惊艳

    最近火热的纪录片《中国》第三季已经播完了,《如果国宝会说话》《又见三星堆》《字从遇见你》《山河岁月》等片子,把中国古老的历史、埋藏在地底下的文明用纪录片重新照亮,让悠久的中华文明成为我们前行的动力和自信的根基。这样的影片永远不嫌其多,只嫌其少。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最近十年来自然纪录片所取得的长足进步。《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王国》《众神之地》《珍稀野生动物在中国》,还有刚刚上映的《雪豹和她的朋友们》,这样的作品过去我们都以为只有BBC、探索频道或国家地理才能拍,但这十年中国的自然纪录片正在迅速追上或者赶上世界水平,让中国野生动物、植物去跟世界对话,这也带动了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步伐。

    中国纪录片在叙事的语态上,在讲述的方式上,特别在传播的理念上,仍然有待提升,特别是在新媒体已经完全崛起的情况下,国际传播依然是任重而道远。但我相信这个步伐是不可阻挡的,中国纪录片人一定会用他的专业知识、文化根基和中国大地上丰富多彩的动人故事,让世界感到惊艳。